鈦是制造業的國王,因為鈦不僅堅韌、輕,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耐腐蝕性,非常適合制造航空航天部件和醫用植入物。
然而,由于鈦和鈦合金產品加工生產復雜,成品率低,在制造零件的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鈦廢料,制造成本高,難以廣泛推廣和應用。鈦由于其良好的加工性能,大大提高了零件的成型技術,提高了材料的利用率,降低了生產成本。近年來,它得到了大力發展,具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前景。
鈦粉的性質
物理性質:鈦粉為深灰色無定型粉末,常溫不溶于水和有機溶劑。它是一種無磁性金屬,不會在大磁場中磁化,無毒無味。
化學性質:常溫下不與水、稀硫酸、稀鹽酸和硝酸作用,但氫氟酸[i]、磷酸[ii]、熔融堿[iii]侵蝕;鈦可溶于熱鹽酸和熱硫酸,也可溶于氫氟酸或氫氟酸和鹽酸(硫酸)的混合物;鈦會增加氮、氫、氧、碳含量,與強氧化物混合會引起爆炸。
工業生產鈦主要有以下四種方法
鈦非?;顫?,容易與其他元素或化合物反應,氧化、燃燒、爆炸,使生產高純低氧含量的鈦非常困難。在生產過程中,其純度和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生產方法和工藝條件。
1.氫化脫氫法[2]
由于高純度的海綿鈦在室溫和常壓下相對柔軟,韌性大,很難直接機械破碎,使細鈦粉變脆,吸氫后容易破碎。因此,美國、德國、日本等地區利用鈦在一定溫度下能夠**、大量地吸收氫氣和脆化,開發了制備純鈦細粉的工藝方法。
氫化脫氫工藝可獲得**、細粒鈦及其合金粉末。因此,氫化脫氫法主要用于產品性能要求高、生產成本低的領域。
2.金屬還原法
該粉產量大,價格便宜,粉塑性好,適合冷成型,是生產一般耐腐蝕產品的主要原料。
3.離心霧化法
離心霧化法制鈦粉本質上是通過旋轉產生的離心力將熔融鈦扔出,從而獲得高純度的球形鈦粉,粉末密度可以通過旋轉電極的速度來調整[iv]該方法生產的鈦粉以制成相對密度高、機械性能好的鈦合金部件,但該方法生產的鈦成本較高,只能用于航空航天領域。
4.機械破碎法
機械破碎法主要是通過破碎、破碎和研磨將塊狀金屬機械地粉碎成粉末。
用鈉還原法制成的海綿鈦,經球磨機磨碎后,氯含量和氧含量約為2%不規則規則,粒度粗。鎂還原制成的海綿鈦大多是大鈦坨,只能粗碎,直接機械粉碎,很難制成鈦粉。
5.氣體霧化法[3]
氣體霧化法是利用高速氣流粉碎金屬液流,只克服液體金屬原子之間的鍵合力[v]它可以分散,機械破碎是通過機械作用破壞固體金屬原子之間的組合。因此,霧化粉所需的外力遠小于機械破碎粉,能耗相對較小,是一種節能經濟的粉末生產方法。
隨著粉末制備技術的成熟和發展,氫化脫氫和霧化生產方法已成為鈦粉生產行業的主要應用技術。[4]
參考文獻:
[1]尚青亮、劉捷、方樹銘等. 金屬鈦粉的制備工藝[J]. 材料導報,2013,27(s1):97-100.
[2] 洪艷、曲濤、沈化森. 氫化脫氫法制備鈦粉工藝研究[J]. 稀有金屬,2007(03):51-55.
[3] 劉學暉、徐廣. 惰性氣體霧化法制鈦和鈦合金粉末[J]. 2000(03)粉末冶金工業:14-18.
[4] 吳引江,梁永仁. 鈦及其粉末冶金產品的發展現狀[J]. 2011(06)中國材料進展:49-55 68.
注釋:
i 氫氟酸是氟化氫氣體的水溶液,具有清澈、無色、煙霧腐蝕性液體,具有劇烈 ** 性氣味。
ii 磷酸或正磷酸,化學型H ** O4,分子量為97.994是一種常見的無機酸,是中強酸。
iii 熔融堿的物理化學特性及其在能源轉化過程中的應用,包括催化劑、反應介質、電解質和熱載體。
iv 通過電極高速旋轉的離心力將液體拋出并粉碎成小液滴,然后冷凝成粉末。
iv **關注基本界面力的形成和變化,即表面張力、范德瓦爾斯力和基本鍵合力,分析了二氧化硅表面粘合力隨濕度增加的原因,并討論了粘合力的產生機制。